文言文字典网logo
输入要查询的字:
当前位置:汉语文化
大写数字汉字的来历
时间:2023-09-20 13:01:33  来源:  浏览量:5

汉字中,本有“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八、九、百、千”。有人说是皇帝朱元璋为了防止贪官涂改账册而发明了大写数字。 《咬文嚼字》2004年第12期上刊登的侯嘉亮先生《大写数字的来历》,便以此说法为准。侯说:为反贪,朱元璋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,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,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,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改为了大写。 其实非也,目前最早可见的大写数字,出现在武则天的《岱岳观造像记》中,这是在唐代石碑上就有的,这比朱元璋早了七百年。 据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、考据家顾炎武所著《金石文字记·岱岳观造像记》,可知《岱岳观造像记》是武则天时所树立的石碑,上面有大写数字。顾炎武考证说:“凡数字作壹、贰、叁、肆、伍、陆、漆、捌、玖等,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。” 武则天认为,自己是开天辟地第一位女皇,不但把唐的国号改为周,也自己制造出很多汉字。这些汉字大多被她身后的学者给改了。流传至今的,除了有名的“曌”字,也就剩下上述可以防止涂改的大写数字了。 朱元璋的功绩,在于把“漆”变成了“柒”,“陌”变成了“佰”,“阡”变成了“仟”。他是个完善者,绝非发明者。 在那个使用墨书的时代,防伪反倒比今天更容易,人也不会挖空心思去制作更复杂的防伪技术。(据《黑龙江日报》)

 >> 友情链接
文言文字典 吉林AAA信用 歇后语网

声明:古汉字资料来自网络,本站内容仅供大家学习文言文及古汉语进行参考。